【男兒有淚不輕彈?!】以學生學習中心教學設計軍事校院「性別文化與情感教育」教學實踐之初探
由於軍隊主要以男性氣概為主的性別陽剛文化,更讓多元性別官兵深感到壓力及焦慮,甚至男性官兵對於情感表達部分更加有所限制與壓迫,故軍隊所建構不友善環境對於大多數官兵情感表達與親密關係建立勢必會有莫大影響。因此,研究者期待從過去軍隊輔導諮商實務經驗中,嘗試將軍事校院通識教育課程融入以學生學習中心教學方法設計性別文化與情感教育課程並探究軍校學生對於性別與情感教育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課程21位軍校學生參與,每週課程時間約100分鐘,共計18週,並在以自編「海軍官兵性別意識量表」進行前、後測。課程結束後,採焦點團體方式進行訪談。經訪談後轉譯成逐字稿,進行錄音檔轉滕、文本檢核及文本分析;研究者亦運用學生「反思心得寫作」及教學回饋問卷等方式進行質性資料分析提供修正課程意見,俾以瞭解學生學習狀況。
本研究發現,對於課程內容讓軍校學生有助於認識情感關係的建立、學習合宜的情感表達互動,並能尊重彼此身體的自主權和隱私,甚至在面對情感困擾時懂得尋求協助。希冀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軍隊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育方針之參考,甚至延伸至軍隊實務場域加以推廣,有效提升軍隊性別意識。
一、發展設計以軍事校院「性別文化與情感教育」教學方案
二、以學生學習中心教學融入軍事院校性別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本身自主性和獨創性,藉此反思軍隊性別議題多元性。
-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教學取向的學習理論和實踐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藉此幫助學生建構新知識與學習。
- 本研究教學研究設計旨在培養學生本身之自主性和獨立性,把學習過程的責任交還給學生身上,不僅能夠主動積極建構學生本身知識的歷程且無形中提升軍校學生創造力,也讓學生安全的教學環境中增強了批判性思維,進而提升面對軍校壓力環境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信心。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法進行,其所採取行動研究之省思、計畫、行動的循環步驟以發展課程,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驗證理論、修正教學方案,更以教學歷程中所得的知識和證據導向各階段的實踐。
一、本課程對於學生來說能夠讓自己在課堂上去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如何好好與人對話與討論,讓自己可以開放且多元接受不同的意見。
- 「課程中讓我可以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F-S8-6
- 「學到如何有條理的將自己對真正想法說給大家聽」F-S4-1
- 「謝謝老師讓我在性別課程,都讓我學到許多怎麼與人相處,怎麼去尊重別人」R-S1-2
- 「在性別文化與情感教育課程中,讓我在軍校中願意開放自己」R-S7-2
二、正面肯定性平教育課程深度、廣度、多元化
- 「我回去都會跟同學討論,好像只有我們才有這門課,真希望大家都能夠上到」R-S11-9
- 「這樣的性平課程應該要一直都有,對我們來說很重要。」F-S5-2
- 「台灣同志熱線協會因為我在那次上課真的對於同志的想法改變很多」F-S1-3
- 「在軍校能夠上到這麼好的性別課程真的對我幫助很大」R-S18-2"
- 性別平等教育教學方案精進
根據本研究發現,大部分同學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教學方案皆抱持高度肯定與滿意,更表示課程能夠持續加深、增廣且多元豐富性,因此,研究者必須經常浸淫於性別領域知識與資源,研發出更適合軍事院校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教學方案。
- 隨機分組討論主題對於部分同學難以深入探討
囿於軍校學生平日朝夕相處,同學間關係深淺有所差異,若分組到不熟識同學可能因為關係連結低,而不願意進入主題討論,除非研究者進入小組主導,才有可能鬆動開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