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 商業及管理學門

來上好玩、有趣又可以考證照的品質管理-多元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融入深碗課程之行動研究

計畫主持人 許麗萍 助理教授
服務系所 龍華科技大學 工業管理系
配合課程 品質管理

計畫摘要

本研究的主題為「來上好玩、有趣又可以考證照的品質管理-融入多元創造思考教學策略的深碗課程」,結合日間部三年級6學分的品質管理深碗課程,融入多元創造思考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課程內容旨在闡述品質管理的理念、品質改善與相關統計技術,透過多元創新教學策略,包括未來思考、設計思考、曼陀羅思考法、心智圖法、遊戲學習及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除了獲得品質管理的專業知識及考取證照之外,也能提高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透過融入多元創造思考教學策略後,了解學生的出席情形及學習動機、學生的創新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學生對品質管理學習態度的改變。學習成效評量工具包括品質管理技術師考古題之前後測、學生學習回饋單及小書以及期末教學評量問卷。從學生的學習回饋、小書以及教學評量問卷可知,學生經歷了一門不一樣的創意學品管課程,其中以「棉花糖挑戰學PDCA」的印象最深刻。從品質管理技術師考古題之前後測可知,後測的分數顯著高於前測,有3位學生通過中國工業工程師學會的品質管理技術師證照。這門課透過行動研究,教師不斷反思,在透過有趣的品管活動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與習得品質管理知識兩端的光譜之間不斷修正。

問題意識

品質管理是工業管理系學生的三大專業領域之一,這些學生將來畢業之後多數的工作會與品質管理相關,因此本人特別注意這門6學分深碗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學習情形,並思考如何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在學習動機方面,容易分心是多數學生共同的現象,尤其是期中考之後與統計相關的內容,有些學生大概聽5-10分鐘就會想用手機或和同學講話。

在課堂出席方面,有些學生上1週休1週,有些學生只出席上午或下午的課程,學習的狀況非常不連續,對於品質管理知識的累積非常困擾,所以同樣的概念,必須重複講很多次,才有明顯的改善。因此,本研究想改善的教學實務問題包括學生邊上課邊玩手機遊戲的現象、活動式的教學是否能增加他們的出席意願以及多元創新教學策略是否能提高學生證照通過率。

教學研究設計

  • 創意教學/教學創新的理念是「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可以被激發」,教師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之後,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及策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提昇學生學習效果(陳雅玲,2004;陳龍安,2018)。
  •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教師即是研究者,在教學環境中執行的系統性探究(計畫),透過蒐集教學過程中的資訊並分析(蒐集資料、分析),經過反思之後修正的循環歷程(反思)。

教學研究歷程

  • 本課程的教學活動與方法十分多元,包括未來思考時間軸整合品管理論與大師、棉花糖挑戰學PDCA、曼陀羅思考法練創意思考、品質改善工具-配合時事、玩魔術方塊學流程、先加茶還是先加奶-實驗設計以及射飛鏢學製程能力指標之精度與準度等等。上述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活動通常透過隨機及指定兩種分組方式讓學生發揮合作學習的互動機制,隨機分組可以有機會和不熟識的同學一組,指定分組則是由他們可以自行尋找熟識的同學一組。
  • 每組實作練習之後,必須上台分享內容,再由其他同學給予回饋,活動結束後運用曼陀羅思考法或每人一張便利貼寫下自己的感想與收穫,從學生的感想與收穫的內容,可以得到很多回饋及下次課程的改善意見。
  • 本課程運用PDCA管理循環持續改善課程,以改善學習單設計為例,說明如下:

單元主題:ISO與國品獎 說明
P

  1. 製作簡報內容,讓學生了解ISO及戴明獎、美國國家品質獎、歐洲品質獎,並以品管技術師的題目當作提問與練習。
  2. 製作學習單,讓學生填寫。

D  依照簡報順序講解課程內容,及搭配學習單。
C

  1. 學生反應,學生寫的內容太多
  2. 沒有根據每個品質獎設計適當的填寫欄位,讓學生覺得要填寫的地方很多,好像很難。
  3. 學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覺得很複雜。

A

  1. 減少內容,只保留重要的知識與概念。
  2. 修改學習單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明確掌握學習內容。
  3. 利用品質管理技術師的考題,讓學生了解品質獎的重點。

教學實踐成果

  • 當學生願意用心投入教師設計的創意活動,學習課程的知識,真的是教室最美麗的風景!以下以「玩魔術方塊學流程圖」為例教學實踐成果,繪製流程圖是品質管理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首先邀請校外講師蒞校帶領學生玩魔術方塊,接著再利用下一次課程請學生畫出轉魔術方塊的流程圖。然而,第一次課程中發現這個活動對某些學生來說太困難了,不適合每位學生一起實作;於是下課後,邀請一位非常會轉魔術方塊的學生,請他畫流程圖,再向全班分享,其他同學再提供回饋意見。
  • 行動研究最主要的精神是持續改善,經過這樣的調整後,發現學生除了學到如何畫出流程圖,還有成就感及解決問題等。回饋意見簡述如下:

  1. 學生覺得很有成就感

    使用魔術方塊其實滿新鮮的從不會到慢慢學會,滿有成就感的謝謝老師。從只會轉一面對大面都完成很有成就感。

  2. 學生學會解決問題

    以前玩過魔術方塊但只解到一半就卡住了,現在全部都會解了。第一次玩了很新奇。

  3. 學生互相學習

    教很多人。教同學教的好累喔火很大。從不會一層/觀念無到有真的好難,同學很有概念。

  4. 學生覺得很困難

    好複雜有點難。原以為是不難的,從小就會玩了,沒想到太多人都不會玩,果然沒有任何事是簡單的。

教學反思與未來計畫省思

學習能不能好玩一點、有趣一點?每一次在設計課程時,我都會先問自己下列幾個問題:

  1. 學生學習的困難是什麼?
  2. 為什麼要創新教學/教學創新?
  3. 到底想啟發學生什麼?
  4. 期望學生經歷什麼樣的學習歷程?
  5. 如何兼顧學生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的學習?

 

杜威(John Dewey)提倡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我觀察到多數學生從實作中學習到品質管理持續改善的精神,也從部分學生的反應察覺他們慢慢從習慣的單向講授式課程到互動式課程。創新教學是運用多元的方法,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動機與適合的方法,開啟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未來在以下三個方面會持續改善。

  1. 持續設計多元的活動體驗和分組討論

    學生喜歡透過活動學習品質管理的專業內容,也比較願意投入,未來關於比較困難的統計製程部分,要再多一點能夠結合專業知識的活動或實例。

  2. 學習單的填寫方式要清楚及明確

    學生的專注力容易被手機吸引,因此學習單的內容要具體,讓學生用填空的方式進行會比全部空白的方式好,引導語及步驟要更清楚。

  3. 搭配品質技術師考古題

    未來可以在上完某個專業單元之後,將品質管理技術師的考題設計在Kahoot,讓學生及時搶答,透過遊戲讓學生記住重點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執行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