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 醫護學門

融入業界經驗以提升物理治療學系學生對長照輔具專業服務認識與能力:以輔具資源中心場域體驗與實作之見習課程為例

計畫主持人 廖麗君 副教授
服務系所 高雄醫學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配合課程 物理治療臨床見習(一)(二)
檔案下載 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摘要

本計畫旨在結合「經驗學習、問題導向學習」並透過實際在長照場域實作的方法,來協助學生將體驗與問題導向學習階段所習得之知識與技能,能夠應用在長照個案上;並也增進學生瞭解物理治療師在長照2.0場域的角色,尤其是對於提供長照輔具中心服務場域之認識。 本計畫以高醫大物理治療學系三年級學生為對象(41人),探討臨床見習課程導入「南區輔具資源中心」站。

課程第一階段:同學分七組,輪流至該站見習,有各種輔具體驗(如輪椅、助行器、移位帶等)以及去居家訪視個案並在之後進行此個案之PBL教學活動。第二階段則是TBL教學活動(分七組);居家個案之各組PBL成果發表。第三階段則是以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來進行,教案設計是「尋求輔具中心協助的居家長照失能個案」,整個過程雖是評量過程,透過擬真情境與考官與標準病人給學生的回饋,也達到教學的目的。

第一階段的成果是老師(含業師)與學生一起完成「以人為本之創新服務:行動輔具保養檢修與行動輔具使用衛教」活動,服務了數十位在高醫附設醫院就診的民眾。第二階段則是每組針對其居訪個案的失能狀況,各組學生共擬一個適合的居家環境改造建議以及復能運動計畫。第三階段則是讓學生直接面對標準病人(以視訊方式),根據OSCE教案裡的考生角色與任務,進行有效溝通與提供專業服務。

問題意識

台灣正逐漸步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與失能個案照護需求可預期地必然是快速的增加,物理治療師是重要的長期照顧服務提供者,包括針對長照個案的日常生活功能訓練、輔具需求的評估與建議、輔具使用的指導、以及居家環境改造的評估與建議,我們必須讓學生做好準備。為銜接本學系學生在未來能夠具備處理醫療單位病患失能照護能力,雖然已經在既有的見習與實習課程做足準備,但是對於長照場域以及處理長照失能個案的實務內容,將長照場域納入本學系課程刻不容緩,而學生所要提升的實務能力以及我面臨的教學問題如下:

1.長照2.0場域需要物理治療師給於適當的輔具建議與居家環境改造以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

2.學生對於長照場域的物理治療師服務實務的情境不瞭解、不熟悉,又本系之長照相關場域之實務課程不足。

3.可預見將存在未來進入長照場域就業之長照個案問題解決能力將有不小程度的學用落差。

教學研究設計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是「以經驗/體驗學習模式讓學生進入長照實務場域之情境,並以問題解決為導向(Problem-based learning與Team-based learning)的小組討論之學習模式將知識與技能應用於實際個案,最後並以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做總結性評量。」所以整個計畫的教學策略是以結合「經驗學習與問題導向學習」並透過實際在長照場域實作的方法,來協助學生能夠將知識與技能應用在長照個案上;並藉此讓學生瞭解物理治療師在長照輔具中心的角色與工作內容。

教學研究歷程

本計畫是在物理治療臨床見習課程導入「南區輔具資源中心」站,同學分七組,由我帶領每組輪流至該站見習。此課程規劃三個階段:

  1. 課程第一階段(場域體驗):有各種輔具體驗(如輪椅、助行器、移位帶等)以及與隨行業師至居家訪視個案並在之後進行此個案之PBL教學活動。在課程參與之前,學生需要先預習自學資料(包含長照2.0政策提供失能者的服務項目、以及行動輔具相關主題之書本或文章),並引導學生利用網路進入衛福部長照專區、國內各大輔具資源中心或國內輔具專家所建構之輔具網站(例如:輔具家 ATHome)去查閱與搜尋資料,以作為個案小組討論的資料。
  2. 第二階段(發展解決策略):則是規劃TBL教學活動(分七組);居家個案之各組PBL成果發表。
  3. 第三階段(應用能力檢核):則是以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來進行,教案設計是「尋求輔具中心協助的居家長照失能個案」,整個過程雖是評量過程,透過擬真情境與考官與標準病人給學生的回饋,也達到教學的目的。

在第一階段蒐集學習成效滿意度、自學滿意度、小組內的團隊合作互評與同儕互評等量性資料,另外有蒐集學生的回饋(含心得與反思);第二階段主要是口頭報告與一頁式概念海報,另外有舉辦服務性活動與行動輔具衛教影片競賽;第三階段產出一個OSCE教案,學生OSCE表現與學生回饋。

教學實踐成果

  1. 學生學習成果 (三個階段都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成果)

    1. 第一階段的場域體驗,學生在學習單的回饋「對於此『著重體驗』的輔具中心站見習內容的感想」:

  • 『這站的體驗真的非常有趣,也讓我認識到每個輔具都有它的特別之處。另外,其實我希望能將所學到的東西拿來運用在平常生活中或是來幫助更多的人,所以修輪椅真的是個很棒的課程、很符合我的期待』
  • 『透過體驗能更了解怎麼去使用輔具、輪椅。維修的部分自己動手作過後會更有印象』
  • 『自己動手操作輪椅調整才知道真正的問題會發生在那裡』
  • 『認識不同的輪椅零件與維修工具後,就開始進行輪椅的拆解及組裝,學完後我最大的感想就是這個真的非常實用』
  • 『動手做正是最佳記憶的方式』

  1. 第二階段各小組的TBL與PBL成果報告,學生得表現出乎我意料,可圈可點。
  2. 第三階段的OSCE表現(有錄影)、學生的回饋與標準病人對學生表現的回饋,字字句句讓我很開心自己執行了這個計畫。

 

  1. 亮點成果

    1. 與學生共同完成了一個「以人為本之創新服務:行動輔具保養檢修與行動輔具使用衛教」活 動,不僅讓學生立刻學以致用,也行銷了「物理治療」在輔具服務方面的專業角色。
    2. 「高齡者輔具使用專業評估與無障礙居家環境改造之見習」成果發表(含一頁氏海報)
    3. 完成撰寫一個「以視訊方式提供居家失能患者行動輔具使用諮詢與居家運動衛教」教案並也順利完成測驗。
    4. 舉辦「行動輔具衛教影片」的競賽,七組同學展現年輕人的無限創意。

學生學習成果

  • 輔具中心輔具體驗

  • 輔具維修中心體驗動手維修

  • 學以致用服務民眾與行銷物理治療專業

  • PBL發表海報

教學反思與未來計畫省思

  1. 教學所遭遇實務問題之省思

    居家場域的見習未來若常規納入物理治療的專業課程,必然也是會遇到如何安排,包括師資與費用或媒和適合的長照A、B、C單位,與目前實習單位都是以教學醫院的模式不同。另外,學校端應該建構居家場域的模擬教室與相關照護設備。

  2. 教學實務現場之分析評估

    本系學生在大四時,是全學年的實習,因此在大三就需要做足基本可以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執行物理治療相關業務的準備,因此在大三時導入以實際案例的問題解決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可以針對長照失能個案而建構「解決方案」是最佳時機。這次全學年的三階段的課程,我是全程陪同學生,我看到同學們因為多次的反覆練習,最後我非常驚訝在第二階段的TBL應用活動階段,我給的是一個「真實個案」,各組有效率地討論並分工完成簡報報告。

  3. 我的省思是:

  • 動手實作、以實際案例的問題導向學習,以及小組互動方式對於團隊合作能力提升,同儕之間的學習有時勝過老師的教導
  • 在資源足夠的前提下,可採OSCE來評量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或使用多元評量策略和回饋來了解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成長、進步與學習需求,使課程設計更完善。
  • 物理治療師以視訊方式來提供民眾服務也是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要提早在課程與實習安排時因應此「遠距照護」需求。

執行心得分享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