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 通識(含體育)學門

樂在學習組織氛圍之創意發想行為與玩興:幼兒身心發展於專題導向學習之應用

計畫主持人 黃美瑤 教授
服務系所 國立體育大學 體育推廣學系
配合課程 幼兒身心發展
檔案下載 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將專題導向學習策略運用在「幼兒身心發展」課程教學上,對於大學生在創意教學行為、創造力、組織創新氣氛與玩性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研究樣本取自北部某大專校院體育相關科系學生二班(n=96),其中一班(n=46)為實驗組,實施「專題導向學習」,另一班為對照組(n=49),實施「傳統講述式教學」,進行為期15週,每週1次、每次100分鐘的教學實驗,並於第3、17週第三節進行創意教學行為、創造力、組織創新氣氛與玩興等測驗,再依據所得資料以2*2混合設計方式進行統計分析。

歸納分析結果,得到以下結論:一、 實施專題導向學習組在其創意教學行為、創造力與玩性顯著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組織創新氣氛除了領導效能構面未達顯著差異,其他構面成績皆顯著優於傳統講述組。二、從學生的回饋中得知專題導向學習讓學生對事物有了更積極及主動探索的作用。透過課堂觀察發現學生在專題上會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行實驗及參與小組討論。學生們覺得他們的專題有趣、具有挑戰性及更有價值。另外,還發現學生更專注於課堂與關注老師與同儕的程度比例增高。

問題意識

計畫申請人任教於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約莫 18 年,過去專注研究學校專業課程與教學等研究,強調運動教育知識與技巧的傳遞。本系學生無論是在體育專業等學、術的課程在校成績,均有不錯的表現。唯可惜是在走出校園進入職場後,如:幼兒體育、中學校體育教學、社區運動教學、運動社團教學或運動中心等課程與教學設計,面臨與遭遇且多元的許多挑戰,如:不同兒童學習風格與特質、不同認知能力、不同場域、不同能力、不同情境、不同運動頻率、不同強度、不同型態等等,試圖解決課程與教學等相關問題時,較缺乏創意發想的能力。

教學研究設計

計畫申請人認為近十年來我國教育當局投入教育改革,深感體育推廣學系學生需培養創造思考能力,促使專業體育與運動專業知識極大化,以因應時代的巨大變遷與進步。因此,本研究開運動教育研究之先河,打破傳統運用專題導向進行創意發想,透過『幼兒身心發展』課程,促使學生更創意教學行為、創造思考、學習組織氛圍與玩興,以及創意發想之問題解決脈絡,並藉師生共同參與,讓學生針對幼兒身心發展過程,主動創意思考,設計創意動作遊戲課程與教學,以提升手眼協調能力與身體活動。

換言之,本研究計畫的目標,一方面是希望由專題導向學習產生團隊合作、組織氣氛、自我成長、創造力,以吸引學生更用心投入,並於分組討論中,了解學生重視的主題,從而配合加廣加深之學習層面。另一方面則由「教與學」著眼,不斷反省學習、問題解決、創意點子、學習組織氣氛、資料蒐集及自我評估的知能上,使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能加強關於多元複雜情境下,促使學生設計實用且有意義的『幼兒身心發展』在運動遊戲設計之教學活動。

教學研究歷程

  1. 構思專題:授課教授將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等時事議題,向學生提出並驅動一個有意義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必須是要可實行的,讓小組學生可以構思且設計與研究操弄教學題材來回答這個問題,例如:五年級女學生在體育課在運動技能學習意願低落,原因為何?如何改善?
  2. 決定專題範圍:整個專題導向學習過程中,先由授課教授提出問題與修正問題,再經過小組學生針對想法的思辨、預測後,決定專題範圍進行體育教材教法設計,且不斷的研究與微型示範教學測試,再完成相關學習資料蒐集。
  3. 選擇評量標準:允許學生以任何可以展現理解的方式製作體育教材教法,因此採取動態評量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展現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技能、情意、認知等目標,透過所設計的體育教材教法後,如何評量?學習效果為何?另外,也透過各組自評與互評方式,評量各組專題成果。
  4. 依據專題設計標準執行:經由教授引導,並與小組成員討論主題的可行性後,再經由授課教授引導學生新舊體育運動知識的連結,透過不同的示範教學,建立對體育領域的教學與學習等知能之各結構相互連結,並能在各項示範教學之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行討論與研究,最後達到有效的建立『幼兒身心發展』專題製作。

教學實踐成果

  1. 實施專題導向學習組在其創意教學行為、創造力與玩性顯著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組織創新氣氛除了領導效能構面未達顯著差異,其他構面成績皆顯著優於傳統講述組。
  2. 從學生的回饋中得知專題導向學習讓學生對事物有了更積極及主動探索的作用。透過課堂觀察發現學生在專題上會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行實驗及參與小組討論。學生們覺得他們的專題有趣、具有挑戰性及更有價值。另外,還發現學生更專注於課堂與關注老師與同儕的程度比例增高。

教學反思與未來計畫省思

  1. 專題導向學習的主要目的在於能夠解決學習者不能活用知識的現象,除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外,更能整合學生所學的理論與技能,發揮其想像力與創造力,使其擁有將知識轉化為因應生活中各類挑戰的關鍵能力。
  2. 本次教學實踐專題導向融入幼兒身心發展的的研究結果,對於創意教學行為、創造力、組織創新與玩興都比講述性組別有顯著的進步。這代表大學生在創造思考的過程與實際課堂學習相結合,這將有助於學生發揮創新的教學能力來面對未來與體育相關的教學情境並且降低從事有關運動指導與運動教學時所產生的恐懼感。

執行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