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度 商業及管理學門

網路影片教學對學習成效的影響-以資訊應用概論課程為例

計畫主持人 顏永森 教授
服務系所 靜宜大學 資訊管理系
配合課程 資訊應用概論
檔案下載 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簡報

計畫摘要

本研究擬探討網路影片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網路影片教學已經普遍應用於教育界,作為老師上課的一項重要補充教材。因此,老師通常會使用YouTube 影片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可以較容易理解教科書相關的議題與內容。因此,本研究以「資訊應用概論」課程為例。故本研究之研究設計,是以準實驗法進行,選擇兩個班級做實驗,一班以YouTube影片教學為主,此為實驗組;另一班則採用傳統教學為主,此為控制組。本研究發現,實驗組比控制組有較好的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績,但學習態度與學習專注力則不顯著。本研究的發現,可增進對數位教學的理論相關研究知識,並且在實務上也可對未來教學提供相關建議。

問題意識

本研究擬探討教師使用YouTube影片輔助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包含學習態度、學習專注力、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績等。一般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是以講授教科書的內容,教師藉由投影片來講解課文的內容。不過,由於教科書內容比較理論,對於實務上的應用,往往沒有相關的影片,可以讓學生理解,而且以投影片上課,學生上課專注力是有限的,長時間的講授,會讓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造成學習成效不佳。因此本研究擬偏重於實務上的教學引導,蒐集相關題材的YouTube影片教學為主,以重點方式來講述課文內容,或與學生互動,討論相關議題,增加學生參與互動的意願,吸引學生注意力,並且讓學生有機會針對影片內容,提出個人的看法。因此,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主要擬藉由YouTube影片作為上課輔助教材來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其學習成效的目的。

教學研究設計

在研究設計上,本研究以大一資訊應用概論為例,採準實驗法(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選擇化妝品科技系一A作為實驗組,應用化學系一A作為控制組,實驗組是以YouTube影片教學為主,控制組是以傳統投影片教學為主,比較YouTube影片教學是否比傳統投影片教學有較好的學習成效。

教學研究歷程

在YouTube影片的篩選上,本研究邀請一位資管系大四學生協助根據課程內容,以關鍵字搜尋YouTube相關之影片,每一章至少選5支影片,共約60支影片,長度大約都在4-10分鐘,然後,由我負責篩選適當的教學影片,刪除一些內容比較不清楚或內容重複的影片,最後共篩選30支影片。此外,兩班所使用的教材都一樣,也就是說,兩班都會提供相同的YouTube影片與投影片供學生使用,但是實驗組上課有使用YouTube影片輔助教學,控制組上課是以投影片為主,主要講授課文內容。此外,本研究分別就實驗組與控制組,各邀請一位班上同學,紀錄每週上課的情形與同學的反應,撰寫教學日誌,並於學期結束前,每班邀請3位舉行座談會,以瞭解同學對上課的反應與感想。

教學實踐成果

  • 根據教學日誌的紀錄,實驗組學生認為YouTube影片可以幫助理解與學習,不過,影片教學並無法增加學生的專注力與學習態度。此外,在座談會上,學生認為上課內容跟學生就讀科系的相關性如果比較低,上課就不會太認真,比較難提起精神認真上課。所以上課專注力較差,可能是因為課程內容與專業相關性低,並非老師上課的方式。
  • 本研究問卷調查學生的學習成效,發現學習態度與學習專注力並不會因為老師使用影片教學而有差異。但是影片教學對於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績則有較顯著的影響,這是因為藉由影片介紹,可以讓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某些觀念或資訊的應用,教學效果可能會比較好。

教學反思與未來計畫省思

  1. 影片內容要與課程內容有關,特別是介紹一些觀念或專業名詞時,會有較好的效果。
  2. 影片長度不宜太長,適當的長度約為2-5分鐘,根據影片內容的連貫性,來決定整段或逐段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3. 對於上課不認真的學生,老師或許可以1對1單獨指導,或者在播放影片前,提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從影片中找到答案,吸引學生對影片的專注與學習。

執行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