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照護2.0從「新」出發: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運用於傷口護理之教學成效
研究目的:1.設計、實施及評值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對護理學生問題解決及創新思考能力的成效、2.檢視師生運用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在傷口護理課程實施上的收穫與成長、3.探討教師運用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實施於傷口護理課程時,所遭遇的困境與因應策略。 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法,以南部某科技大學護理系四技三年級選修傷口護理課程之學生為研究對象,共45位。以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三種方法進行資料蒐集,質性資料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量性資料以統計軟體SPSS 23.0進行分析,採相依樣本 t 檢定。
研究結果: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實施歷程包含三個成份,首先要協助學生瞭解跨領域知能對傷口照護的意義與價值、再與業師共同發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數位教材,最後幫助學生從傷口照護創新產品創作中體驗學習。教學方案介入後,問題解決能力(p = .001)及創新思考能力(p = .008)後測表現皆優於前測。學生之收穫與成長包含:增進學習動機、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及培養創新創造能力。 結論: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的教學方案結合業師協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感受學習趣味與意義,進而提升問題解決與創造能力,可以作為護理課程設計之參考。
1.學生對傷口照護的知能極為欠缺
2.學生面對情境問題解決能力相當不足,不懂隨機應變,以至於缺乏照護之個別性
3.在多變的工作環境中,解決問題時,需要具有創新思維
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對護理學生問題解決及創意思考能力的成效,以及教師在教學歷程所遭遇的困境及解決之道。故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action research)進行研究,以「計畫、行動、觀察、反省」的循環模式,透過社群方式進行教學方案之研擬,利用產學三師(業師、廠商、教師)共授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然後從教學現場中進行錄影觀察及質量性資料蒐集,以了解學生收穫與成長。
在行動後,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與評估,探究教學困境解決方法,修正問題與教學方式,將修正結果作為下一次案例討論參考使用,如此不斷循環,以螺旋式方式循環進行,直到達成目標為止。
本研究介入「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教學策略,以臨床、機構及居家常見傷口作為案例學習單元,與五位業師以社群合作方式製作傷口情境案例數位教材,由業師及廠商提供臨床與居家傷口案例照片及照護措施之錄影,研究者負責傷口照護概念與護理處置說明,採取動畫結合實際情境案例方式進行。
課程單元與案例均融合護理、科技與創新等元素,安排「傷口照護新趨勢與科技應用」、「傷口照護創意思維開發與提升」二個單元,請跨領域專家協同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智慧醫療如何改變傷口照護服務的面貌,啟發學生認知「跨領域知能」對傷口照護的意義與價值,進而能在未來運用跨領域知能進行傷口照護。
同時,結合業師共同指導傷口照護創新產品製作,業師協助學生發現實務中傷口照護問題,協助學生將創意作品的製作與臨床實務相結合,並提供學生相關資源與支持,引導學生融合創新理念解決問題。
也透過「傷口照護科技創新實作競賽」鼓勵進行傷口照護創新作品之製作,學生嘗試畫設計圖將創意構思進行形象化,小組合作動手做出成品,過程中絞盡腦汁,討論激烈,與指導老師討論多次,最後對產出的作品感到很有成就感。
- 研究結果顯示介入教學策略後,學生之問題解決能力(p = .001)及創新思考能力(p = .008)於後測的表現,均顯著優於前測。
- 學生於數位影片案例學習融合跨領域知能學習過程之收穫與成長包含:增進學習動機、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及培養創新創造能力。
- 所有的案例影片均呈現個案入院時、治療過程及最後治療結果的傷口照片,讓學生完整認識整個傷口癒合過程護理師的角色功能,真實的案例傷口讓學生將對傷口的想像具象化,幫助學習。
- 案例影片以動畫方式呈現,找樂齡學習中心老人幫忙為案例配音,讓學生視覺及聽覺感受雙重刺激,除了增添趣味也讓學生更加融入情境,進而刺激思考。
- 在傷口照護創新產品製作過程中,學生用案例影片累積的傷口照護知能,製作融合傷口照護、科技與創新三個元素的作品,在過程中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之後能給病人帶來幫助,以及創新作品背後的價值與意義,衍生出解決問題的動力。
- 跨域業師的融入,也訓練學生以更多面向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創作出的傷口照護創新產品非常多元有趣,目前一件作品正在申請發明專利中,另外有3案傷口照護創新產品參加其他競賽,其中有2案得獎。
有兩點省思:
- 選修課小組經營需要更有技巧:過程中需隨時暸解學生的想法與困難,此次教學實踐過程,研究者及所有業師均表現強烈的教學熱忱,可作為學生學習的表率,經營師生關係。
- 學習增進與業師合作的能力:本研究與多位業師合作,所有的成員在開課之前,便事先進行教學共識會議,討論課程目標、教學活動安排、帶領學生分組討論與創作的方式,凝聚共識,上課過程,所有的成員利用LINE群組互相分享與學習,課程結束時,業師也都表示此次合作經驗讓他們也很有收穫,感謝研究者提供他們機會參與此教學實踐過程。
於教學上之建議:
- 若護理學生臨床經驗有限時,較無法想像病人之傷口外觀及對病人之影響,可善用真實案例影片進行教學,讓學生看到整個傷口癒合過程,幫助其學習成效。
- 課程融入跨域知能,能拓展學生思考角度,有助於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 教師需反省自身的價值觀及對學生之態度,找志同道合的業師合作(具有教學熱忱與樂趣者)更能事半功倍。